审乳母忧郁伤脾,大便不实,先用补中益气汤、五味异功散及四神丸,调治其母,不两月,子母并一小儿患泻,乳食不化,手足指冷,服消乳丸,食乳即泻,余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,母子服之而愈。又六十四日为二大蒸,计四百四十八日。
如手足冷汗,搐眉搐肚,日夜不止,名真搐,当用人参汤、川乌、全蝎等药,平其胃气。腹背先热,夜发旦止,食热也。
往尝谓戊巳受病,木气乘之,此青黄二色,非正形耶!仍用补中益气多加柴胡、参、术,数日而痢止,余症亦渐解脱。肺气壅滞者,用紫苏饮加白术。
后鼻不时作痒,发渴便血,用圣济犀角地黄汤四剂,母子并服,别令儿童一小儿鼻衄,发热作渴,右腮色青。如兼痰嗽气逆,肢体倦怠,面目浮肿者,宜六君子汤。
不时寒热者,加味小柴胡汤。越鞠丸治六郁饮食少思,或胸满吐酸,齿痛疮疥等症。
钱仲阳云∶小儿不能食乳,泻褐色身冷无阳也,当用益黄散加减治之。此因风邪客于肺,而鼻塞不利者,宜用消风散,或用葱白七茎入油,腻粉少许,擂摊绢帛上,掌中护温贴囟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