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主热,故重用寒凉;阴主寒,故重用辛热。 故不特脉浮紧之中风可用,即浮缓而不微弱之伤寒亦可用也。
”此热伤太阴之标,自阳部注经之症,非太阴本病也。惟四肢为诸阳之本,脾为胃行津液以灌四旁,故得主四肢,则四肢之温热,仍是阳明之阳也。
言中风脉多缓,然亦有脉紧者;伤寒脉当紧,然亦有脉缓者。虽章次混淆,犹得寻仲景面目。
然症不在表,不当用桂枝;症不在里,不当用承气汤。太阴主湿土,土病则气陷下,湿邪入胃,故腹痛自利;厥阴主相火,火病则气上逆,火邪入心,故心中疼热也。
则附子汤用三白以滋阴,参、附以回阳,为少阴返本还原之剂。如用发表药,一服汗者停后服。
脾虚则胃亦虚,食不下者,胃不主内也。是气有高下,病有远近,适其至所为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