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证,谓无表里证也。以至举世皆云病至危极之时,则阴阳反变而无能辨别也。
凡渴欲饮水者,当少少与之,以滋胃干,胃和则愈,若恣意与饮之,不但渴不能愈,致水停留为病也。当归四逆归通细,更加吴萸姜用生,加附子汤加附子,去桂去芍两名兴。
当胃作痛,手不可近,是胃痈也。或少阳病,二、三日,口燥咽干者;或自利清水,色纯青,心下痞痛,口燥者。
或言煎至几分,亦如此法。双解散∶普解风寒暑湿,饥饱劳逸,忧愁思虑,恚怒悲恐,四时中外诸邪所伤,亿觉身热、头疼、拘倦强痛,无问自汗、无汗,憎寒发热,渴与不渴,有甚伤寒疫疠,汗病两感,风气杂病,一切旧病作发,三曰里外,并宜服之。
一法本方去人参、大枣、生姜加五味子、干姜。然湿热不能自然宣通散越于周身,故湿热郁之极甚,而面目、遍身发黄也。
治内瘀湿热,小便不利,发黄,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,治停水伤食泄泻,合平胃散名胃苓汤。四时脉微见为平,此言过微也,如秋脉微而兼夏脉之类也。